大愛無疆·情系中華—“抗疫”主題作品線上藝術展活動徵集作品
时间:2020年03月13日 16:56 稿件来源:香港新聞網
天趣藝術人生慈善基金會發起了“大愛無疆·情系中華——‘抗疫’主題線上藝術展”作品徵集活動以來,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截至第一批截稿時間的短短數天內,我們收到了海內外60餘位優秀藝術家及各界菁英油畫、水墨、書法等作品百餘件,包括中國美協主席兼央美院長範迪安、浙江畫院工筆畫研究所所長張偉民、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華師大美院副院長張方白、魯美王易罡教授、廣美教授謝楚餘教授、福建畫院副秘書長馮巍、居士佛畫家北雁山人湯餘銘、中銀國際控股副董事長林廣兆、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中國太平洋保險首席投資官兼香港城大客座教授鄧斌、香港非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教授、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執行院長藏淵、比利時Saint-Luc Higher Arts School導師袁揚勳、中國先鋒女性藝術家肖魯、著名女藝術家周天黎、知名跨界女性藝術家孔寧、世界女畫家理事會日本分會長宓冬瑩博士、知名女性策展人韓祺、中國美協理事齊鵬、挪威女性藝術家Liv C Fjellsol及以天趣專家顧問團的藝術家林鳴崗、王守清、趙志軍、益行、陳凡、司徒乃鐘為代表的香港著名藝術家等等。
他們以深沈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創作熱情,用畫筆勾勒平凡人的偉大,用彩墨描摹災難中的希冀,我們誠摯地邀請更多藝術家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更為命運共同體的全球人類發聲!我們必將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周天黎
當代著名藝術家與藝術思想家。現任香港美術家聯合會名譽主席,香港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名譽會長。

徐鴻延
陜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山水畫教學與研究工作,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文聯“德藝雙馨”優秀會員稱號獲得者。2014年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訪問學者,2017年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訪問學者。

益行
傅抱石、吳䍩木、陳大羽等名家的學生。目前是信報專欄作家,香港文化藝術交流會副會長、世界女藝術家理事會香港副主席、中國畫學會香港理事。

宓冬瑩
首位日本現代造形藝術專業女博士、現任世界女畫家協會日本分會會長、日本中華文學藝術家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友國際藝術交流院研究員、美國國際現代彩墨藝術研究總會日本分會會長。
肖進
又名蕭進、中央美術學院講師。1997年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畢業;2001年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本科畢業;2005年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研究生畢業;2009年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畢業,並留校任教。

阿真
藝術家,詩人,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旅遊規劃設計師,多年來致力於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研究和傳播。

林麗姬
學歷菲律賓國立BULACAN大學博士、私立華梵大學碩士。現 職:華梵大學曉雲導師紀念館館長、台灣書畫學會理事長、華梵大學蓮華佛學研究所副教授、台灣淨心書法學會顧問、芝柏藝文館藝術總監、中華梨韻學會顧問、海峽兩岸藝術聯盟藝術委員等。

楓翎
1965年生於中國黑龍江省大慶市,1986-1990年哈爾濱藝術學院油畫系學習獲學士學位,1995-1997年中央美院油畫系第九屆研究生班學習,2001年8月入駐798藝術區並創立自己的工作室(2001-2015),現在以獨立藝術家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北京-洛杉磯。

楊雁翎
現居北京,職業畫家。1997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國畫系,同年進入濟南畫院成為專業畫家。200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同等學歷研究生班。曾多次在北京、香港、首爾、紐約等地舉辦展覽,作品被山東、韓國等地的美術館收藏。

黃迪華
著名畫家林天行入室弟子。現任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婦女委員會副主席、香港區潮人聯會婦女部部長、九龍西潮人聯會婦女部主任、普寧同鄉聯誼會婦委會副主任等,香港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秘書、四維彩墨畫會副會長。

Liv C Fjellsol
IWAF國際女性藝術家聯盟挪威分會長。

範欣
師從香港著名畫家林天行、何穎研、吳松和楊百友,同時受諸多西方大師如Henri Matisse, Paul Klee和 Marlene Dumas等的啓發。在使用中國傳統繪畫元素的毛筆、墨和宣紙的同時,加上油畫棒,在畫面上尋求一種更加自由的表達方式,醉心探所各種宣紙上的各種可能性。

茱萸
藝術管理博士,資深策展人,藝術實踐者。致力於推動現當代藝術尤其是女性藝術的發展。自2009年起師從著名畫家林鳴崗、王守清及許恩琦,多次參加香港及國際藝術展。期間創辦《大愛無疆》女性藝術品牌並擔任總策展人,同時策劃了上百場專業藝術展。

天趣藝術人生慈善基金會

天趣藝術人生慈善基金會成立於2019年7月,以“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為宗旨,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懷抱“傳遞愛善美”的初心,旨在通過“愛善美”的傳遞,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光和熱,照亮和溫暖更多的生命。基金會下設:影響力藝術教育、影響力藝術獎學金、影響力藝術頒獎禮、影響力藝術慈善及影響力女性藝術五大專項板塊。通過有效整合各界社會資源,積極回饋公益事業,為弘揚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表彰卓越貢獻的藝術實踐者、培育挖掘優秀的青年藝術人才、提升國際女性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地位,儲備強而有力的後援力量和搭建堅實的具影響力的藝術公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