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戰爭”,而“港獨”選擇了站在美國那一邊!
时间:2020年04月17日 17:42 稿件来源:香港新聞網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香港新聞網4月17日電 他們長著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他們說著中文用著漢字,他們口口聲聲說“熱愛香港”,但如果這是一場“戰爭”,他們早已“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站在美國一邊。
美國及西方用什麽“彈藥”來“汙名化”中國,他們就“照方抓藥”。前有“武漢肺炎”、“中國瞞報疫情數字”、“中國制造的口罩不合格”……這次,又是因為一款被炒作具有“中國血統”的遠程辦公軟件。
新冠疫情肆虐之下,全球多國頒布限聚令、居家令,許多人不得不在家辦公、上課,遠程辦公需求量大增。
一款名叫Zoom的遠程辦公軟件,憑借良好的使用體驗在全球眾多遠程辦公軟件中脫穎而出,贏得了眾多用戶的喜愛,在美國也是風頭正勁。據悉,該軟件的日活用戶從2019年12月的1000萬人激增到今年3月的2億人。
然而,用戶的激增也導致一些原本存在的安全和隱私問題被迅速放大。比如今年3月31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在社交媒體上公開了網上內閣會議的Zoom房間號,引發全民猜密碼的狂歡,也導致外界對英國高層會議安全性的擔憂。
且該軟件的會議內容的加密和解密密匙會自動轉移到位於北京的服務器。Zoom表示,目前已經做出處理防止這一情況再次發生。
據觀察者網報道,基於安全考慮,一些地區和機構開始全部或部分禁止使用Zoom,但一些大型機構包含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國金融行業監管局(FINRA),對其技術進行了“詳盡的安全性審查”後繼續選擇使用該軟件。
其實“安全問題”就是個說辭,2018年整整4.19億臉書用戶的電話號碼被暴露在了一個未受保護的數據庫裏,也沒見泛起多大的浪花。
西方最最關註的是Zoom“與中國的關聯”。Zoom年報顯示,其產品開發團隊“大部分”駐紮在中國,且在中國設有研發中心。另外,它還有一個美籍華裔的CEO。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15日對其“發難”,說的也是這層意思。
當天,被美國媒體問到國會是否可以遠程投票時,她回答道:人們認為國會可以通過Zoom開會,Zoom可是一個“中國實體”,它的安全不能被信任。
佩洛西的話不多,但是很有“藝術性”,“Zoom、中國、不被信任”這三個關鍵詞加在一起,已經夠人們去展開“想象”了:與安不安全無關,是信任問題,和中國有關就不能被“信任”,因為中國不被“信任”。
事實上,這並不是美國政客第一次拿“中國血統”說事,Zoom也不是第一次因為“血統”被美國政客說三道四。
早在4月9日,就有美國參議員“捕風捉影”地指出:Zoom似乎是又一個為了錢出賣美國人安全和私隱給中國的美國公司。
在這些紛紛擾擾地聲音中,有一種聲音最“特別”,他們來自香港。在美國方面提供了相關的“彈藥”後,香港社交網絡上相關的帖子數量激增,且步調高度一致。
比如,眼下臨近香港“高考”,“港獨”組織“香港眾誌”就在網上發起抵制行動,擔心Zoom涉及安全問題,將香港學生資料“送中”。還說英國與台灣地區已經率先不使用這款軟件。

圖片來源:“香港眾誌”臉書截圖
他們反對的理由跟佩洛西的如出一轍,步調如此一致,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佩洛西用遠程辦公軟件在“指揮”他們呢!
事實上,“香港眾誌”和佩洛西之間的關系還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早在2017年,身為“香港眾誌”秘書長的黃之鋒及李柱銘、周永康等人訪美,其間就與佩洛西會過面。
去年反修例示威遊行期間,黃之鋒到德國及美國“告洋狀”,負責“接洽”的正是佩洛西。
有二人當時的同框相為證。相片雖為新聞圖片,但也不失“藝術性”,什麽叫“馬首是瞻”,這大概就是吧:

圖片來源:《大公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