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軍為何成疫情重災區?專家:交流活動頻繁 軍艦艙封閉
时间:2020年04月20日 15:08 稿件来源:環球時報
法國海軍航母“戴高樂”號(圖源:中新網)
法航母編隊遭重創
到18日為止,法國現役唯一的航母“戴高樂”號的1760名海軍官兵中,已經有1046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如此嚴重的感染讓法國海軍成為這次新冠疫情中受創最深的部隊之一。
法國國防部長弗洛朗絲·帕利18日在國民議會接受質詢時透露,包括護航艦艇在內,“戴高樂”號航母編隊下轄的2300名軍人中有1081人被感染。
但她強調,在確診感染者中,一半以上的人沒有表現出癥狀,真正入醫院治療的只有二三十人,其中僅一名50多歲的資深軍人被送進搶救室搶救。法新社稱,目前他的狀況穩定,能夠自主呼吸。
“戴高樂”號於1月21日出海執行任務,但4月初驚爆艦上有人感染後,它的行蹤就備受關註。隨著感染人數的上升,該艦於4月11日提前返回土倫軍港開始徹查疫情。
這艘核動力航母是法國海軍的驕傲,也是法國遠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航母出現大面積人員感染,暴露了軍方對新冠疫情防護的嚴重疏忽,讓法國國防部等軍事指揮機構飽受各方批評。
“戴高樂”號如此高的感染比例使法國公眾輿論議論紛紛,人們紛紛質問病毒是如何進入這艘重要軍艦的。目前法國已經組織軍方與醫學界兩個專業調查團隊開展調查,但到目前為止,謎底仍然沒有解開。
法國軍方透露,“戴高樂”號曾於3月13日到16日在法國北部的布雷斯特港靠岸休整。法國海軍上將、前“戴高樂”號艦長科勒德菲18日對法蘭西新聞臺表示,新冠病毒很可能就是在布雷斯特被帶上船的。
因為3月初法國已經暴發疫情,而不少海軍人員的家就在這裏,他們與家人團聚時可能被感染了。但帕利18日對法新社表示,新冠病毒是在布雷斯特期間帶上船的還是早已進入軍艦開始蔓延,目前沒有準確的答案。因為這艘航母2月底還曾在塞浦路斯靠岸停泊。
此前航母上的匿名軍人曾披露,當艦上已有疫情蔓延,航母指揮官要求靠岸檢查時,法國國防部卻要求繼續執行任務而不顧軍人的健康安危。不過帕利17日則表示,她於4月7日知悉航母上有36名確診者時立即下令返航,“毫無耽擱”。
法國三軍總參謀長勒古安特勒18日對電視一臺表示,法國軍方當時認為新冠疫情並不嚴重,防護措施也沒有現在這麽嚴厲,“因此即便早先遵守規定也難以阻止新冠病毒波及軍艦”。法國海軍總參謀長帕拉齊克海軍上將也對歐洲一臺新聞臺表示,法國海軍並沒有違規,但現在看來當時的預防措施的確不夠。
艦艇接連感染引擔憂
最近淪為新冠病毒犧牲品的並不僅有法國海軍一家。印度報業托拉斯19日稱,印度海軍已經有26名水手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幸運的是“沒有任何水面艦艇、潛艇或海軍航空站的人員確診”,不會對印度海軍的戰備造成影響。報道稱,目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員主要集中在印度孟買的海軍基地,可能是與周圍社區人******往時被感染的,目前他們已經被隔離。
臺灣海軍執行遠海訓練的“敦睦艦隊”19日也傳出多達24名實習生及軍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島內媒體猜測,他們可能是在3月12日-15日停靠帕勞期間被感染的。
美國海軍同樣是這次新冠疫情的“受災大戶”。美國《星條旗報》18日稱,當前“羅斯福”號航母約5000名船員中已有660人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相當於臨時損失13%的船員”,美軍不得不派出一支專業清潔特遣隊對航母所有艙室進行消毒。美軍兩棲攻擊艦“的黎波裏”號因至少9名船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導致630名船員被調離。
英國廣播公司18日稱,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計劃在4月下旬從普茨茅茨軍港出海訓練。但隨著美國、法國航母接連中招,越來越多的批評人士對英國航母的訓練計劃提出質疑。
英國《衛報》稱,英國海軍認為英國的新航母比法國和美國的航母更先進,艇上也沒有那麽擁擠。“我們正采取措施減少暴發疫情的風險,但海軍需要證明危機時仍然有能力迅速部署艦艇”。
為何全球海軍成為新冠疫情的重災區?中國海軍專家李傑1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海軍屬於國際軍種,頻繁執行出訪和交流任務,增加了被感染的風險。
例如美國“羅斯福”號航母就被廣泛猜測是在越南港口訪問期間感染的病毒。
法國“戴高樂”號航母3月初曾與美軍“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演練互降戰機,派駐“戴高樂”號上的4名美國海軍水兵中已有兩人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此外,航母編隊在航行途中也並非完全與外界隔絕,利用直升機與陸地以及各艦艇之間進行補給和交流是常態,這也為新冠病毒傳播提供了可能。
李傑表示,由於現代海軍艦艇為適應實戰需求,往往采用全封閉設計,具有空間封閉、艙室狹小、人員聚集程度高的特點,一旦艦艇上出現感染病例,傳播速度非常快,這也是如今美法等航母集中暴發新冠疫情的原因。
從法國看海軍疫情防控之難
李傑告訴記者,目前“戴高樂”號已有上千名艦員染疾中招,不僅絕對人數多,而且所占比例是世界所有航母中最高的,堪稱該航母自服役以來所遭受的最大損失。
“戴高樂”號航母“趴窩”土倫港,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法國乃至歐洲都將沒有航母可用。
也許有人會問:英國不是有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嗎?但實際上,目前“伊麗莎白女王”級“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僅裝備直升機,與真正意義上的航母相去甚遠。
而“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F-35B戰鬥機遠沒有足額到位,且訓練水平離形成戰鬥力尚有距離。
所以,今後一段時間,歐洲將沒有能擔負作戰任務的航母。更讓人擔心的是,法國海軍中除了航母外,其他各種水面戰艦、戰略核潛艇、攻擊核潛艇乃至眾多後勤艦船遭受疫情襲擾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由於這些軍艦的封閉特性,它們一旦被感染,後果也將不堪設想。
專業人士透露,新冠病毒若是消殺不幹凈或者不徹底,很可能死灰復燃,但法國海軍目前並沒有提出艦船如何有效防止疫情的方案和預案,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疫情的救治與防控等問題。
此外,“戴高樂”號航母大面積的艦員“集體中招”,即便未來有一定比例的艦員能治療痊愈,但他們是否適合繼續返回航母工作?由此造成的缺員由誰來接替?
這意味著即使經洗消合格的“戴高樂”號航母重新入列後,也可能將面臨大批艦員缺額的問題。
如果新招艦員,就有一個從頭學習、培訓、實習、操作、上崗的過程,這起碼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勝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今後兩三年內“戴高樂”號航母很難正式擔負執勤巡邏和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