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分社正文

一支筆喚醒一個集體──訪香港“黑暴”事件中勇敢發聲的專欄作家屈穎妍

时间:2020年04月20日 17:34  稿件来源:香港中國通訊社

  香港中通社4月20日電 題:一支筆喚醒一個集體──訪香港“黑暴”事件中勇敢發聲的專欄作家屈穎妍

  作者 李冰琪

  從去年6月開始,因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修例風波,使香港社會嚴重撕裂。面對這場風波,屈穎妍選擇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用深刻的思辨和犀利的筆觸,希望通過文字將真相告訴公眾。

  作為一名資深媒體人和知名專欄作家,屈穎妍近日接受了香港中通社記者的專訪。她平易近人、安靜恬淡,與文中那個文字一針見血,用筆桿伸張正義的俠女形象判若兩人。

  “其實很多人看到我的文字,都覺得和我本人的性格相差很多。但我的口才其實不是很好,我更擅長用筆去寫文章、去思辨”;屈穎妍說。香港修例風波的大半年,屈穎妍一直在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她也一直持續地發表有關修例風波的文章。

  屈穎妍的新書《一場集體的催眠》,就是將當時她在各大媒體發表的評論文章集結成書。“很多讀者看到這本書的標題,都不禁感嘆,是呀,那時的香港真的好像被催眠了一樣。”屈穎妍說道。那時的香港,滿目瘡痍,店鋪被砸、道路被破壞、地鐵被阻塞,市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那時的香港,不少善良的人選擇了沉默。但充滿正義感和責任感的屈穎妍沒有,她曾經也是媒體人,她深知文宣的力量、文字的力量。她指出,很多的信息是被操控的,那可能不是事實,甚至是在顛倒黑白。

  “他們不斷向你傳輸警察黑暴的消息,看得多了,你可能就默認了:是呀,警察是黑警。有很多信息,普通的市民是不知道如何去求證的。但我有媒體人的從業經驗,我知道如何去求證、分辨這些消息。我有義務站出來告訴大家真相。”屈穎妍說道。在“黑暴”之下,面對激進示威者的威脅和騷擾,屈穎妍還能堅持發聲,勇敢地站出來,與她從小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

  屈穎妍出生在一個普通的香港家庭,媽媽是工廠的工人,爸爸是巴士的售票員。她小的時候香港還沒有回歸祖國,屬港英時期。父母兩人都很愛國,希望孩子受到的教育也是愛國的教育。所以她捨棄了免費就讀的英文學校,選擇了需要交學費的愛國學校。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中文兼中國地理老師。老師本人來自內地,總會在地理課堂上教我們畫中國地圖,教我們每一個省份的形狀,認識每個省份所在的位置和它們的省會,細數中國有哪些河流、盆地等地理風貌。”屈穎妍回憶道,這些到現在她都講得出。但現在香港的學生,他們可能知道日本的一個小城市的位置,知道美國的地理環境,可是他們可能回答不出關於中國的地理知識。“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你會講多麼流利的英語,手裡握著多少本外國的護照,你都無法改變你黃種人的膚色,你始終是一個中國人。”

  愛國情懷自小養成,家庭的支持也是屈穎妍一路走來的堅強後盾。屈穎妍表示,其實在家裡她很少和孩子們談論政治。但有一次,女兒的同學告訴女兒,“你媽媽在網上被人罵了”、“你媽媽的信息被人放到網上了”。那時女兒才知道原來媽媽一直這麼勇敢。

  屈穎妍說自己的座右銘是:“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她一支筆、一個人,堅持書寫、勇敢前行。她希望未來的香港會出現更多支筆去書寫,路上會有更多人一起同行。(完)

【編輯:香港新闻网

  • PRINTED BY:CHINA UNITED NEWS AGENCY.  FLAT/RM 13/F.HARWARD COMMRECIAL BUTLDING 105-111 THOMSON ROAD WAN CHAI,Hong Kong
    Tel: (+852) 21349819 Fax: (+852) 30697659